漢源縣農業農村局 抓重點、重統籌,全力做好農業農村各項 工作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發布日期:2021-12-07 14:14:5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瀏覽量:44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文章來源:http://www.bgrcml.com/a_20211207141638.html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按照市委書記李酌赴漢源縣調研的指示精神,漢源縣農業農村局抓住重點、注重統籌,積極貫徹落實,打好農業污染“防控戰”,打好項目“組合拳”,打造鄉村振興“新樣板”,取得積極成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打好農業污染“防控戰”,著力改善生態環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一)強監管,抓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、糞污資源化利用。制定《漢源縣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》,細化分年度重點任務和工作清單,對畜禽養殖場(小區)“一場一策”技術指導和服務,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宣傳,截至目前,共發放宣傳資料8000余份,懸掛橫幅標語共計20余條。同時,加強畜禽養殖污染監管,督促養殖戶辦理環評登記手續,要求新建養殖場嚴格執行“環保三同時”制度,對病死畜禽進行集中收集,統一交無害化處理企業處理。截至目前,漢源縣成功創建省級示范場4個,累計完成85個養殖戶的環評登記補辦手續,完成107個畜禽養殖場(戶)的賦碼備案,漢源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8%以上,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%以上,畜禽糞物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二)重引導,全面開展化肥零增長行動。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“零增長”行動,堅持在提高化肥農藥使用效率、減少使用總量上下功夫。推廣高效新型肥料,施用有機肥料,推廣秸稈還田技術,引導農民“科學、經濟、環?!笔┓?。以全面推進化肥使用零增長行動計劃為總目標,集成推廣水肥一體化、氮肥深施、磷肥集中施用、適期施肥、機械化施肥等高效施肥技術,不斷提高肥料利用率。2020年累計開展化肥減量增效田間試驗14個,化肥利用率達40%;推廣高效施肥技術,增加有機肥施用量,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0萬畝,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2%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三)抓帶動,全面開展農藥零增長行動。在九襄鎮錦新村開展蘋果全程綠色防控項目,面積0.5萬畝,通過健身栽培、生物農藥應用、色板誘殺、太陽能殺蟲燈等一系列綠色防控措施實施,帶動漢源縣農作物綠色防控,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。在皇木、坭美等高山蔬菜產區鄉(鎮)推廣誘蟲黃板、殺蟲燈、性誘劑以及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。在梨園、大田、富莊、九襄、唐家等水果產區鄉(鎮)推廣生態調控、植物免疫誘導、生物農藥、果實套袋等農藥減量控害集成技術,建立一系列完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,漢源縣設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370余個,與漢源縣農藥經銷商簽訂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承諾書》,糧經作物主產區廢棄物回收率達80%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四)促成效,大力開展農膜回收利用。開展宣傳培訓,引導教育農戶及時收集處理田間老化膜,做好分類,鼓勵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多處設點,強化回收;強化監管,對市場進行巡查,禁止銷售使用超薄以及不合格農用膜;優化耕作制度,減少地膜使用量,積極推廣“一膜多年用”技術和適時揭膜技術,并結合農藝措施,推廣有利于回收的覆膜方式,確?;厥绽寐蔬_85%以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五)推技術,深入推進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。廣泛宣傳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的政策法規和技術要求,深入推進秸稈肥料化、飼料化利用,適時提出秸稈還田技術,加強培訓宣傳,著力提高秸稈資源化利用率;推廣秸稈直接還田技術,主要模式為水稻秸稈覆蓋還田種植大蒜,實現秸稈還田再利用;推廣秸稈過腹還田和秸稈堆漚還田技術,薯類、玉米及水稻等作物秸稈用做飼料或直接喂養牲畜,剩余部分混合糞水,集中堆漚腐熟還田,使秸稈發酵生成有機肥;推廣秸稈粉碎還田技術,秸稈通過機械直接粉碎的方式,將農作物秸稈粉碎后,均勻覆蓋地表,采取機械旋耕、翻耕作業,實現秸稈就地還田。目前,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1.8%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打好項目“組合拳”,激發重點項目建設活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一)精心抓項目謀劃入庫,打好重點項目謀劃“組合拳”。為搶抓重大政策機遇,圍繞中省投資等重點支持方向,全力以赴做好一批重點項目包裝入庫。今年以來,登記入庫縣重點項目3個,總投資0.72億元,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3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二)積極抓項目資金對接,打好重點項目投資“組合拳”。圍繞中省政策投向,建立縣級快速反應通道,近三年已爭取中央、省級預算內投資1.9億元,配套整合縣級財政、社會資金等其他資金,全力推進實施園區提升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、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鄉村振興項目80余個,有效撬動社會資金、金融資金等投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三)全力抓項目建設進度,打好重點項目效益“組合拳”。 一是抓“大”項目,推行重點建設項目保證金制度,通過“定目標、定責任”管理制度將項目“一跟到底”。二是延“長”項目,召開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會,通過積極分析并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問題將項目“一包到底”。三是盯“緊”項目,定期開展重點項目跟蹤督查,一月一通報,確保項目落得下、建得快。2019年至今,已完工項目50余個,累計完成投資1億元?;ń穲@區提升建設等項目的完成,輻射、帶動漢源縣農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,實現漢源縣經濟、社會、生態效益全面發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打造鄉村振興“新樣板”促進經濟高速發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一)優化產業結構。追隨現代化農業發展趨勢,建成79.3萬畝特色產業基地、5萬畝數字經濟花椒產業基地、9個萬畝億元示范區,打造省星級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,帶動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50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二)提升技術水平。建立優秀農民工數據庫,健全現代農業人才引導激勵機制,著力引進培育愛農業、懂技術、善經營的新型農民。截至目前,引進高學歷農業人才194人,聘請土專家、田秀才97名,培養新型職業農民1505人,培育合作社共1144家,其中國家級11家,省級21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三)改善鄉村環境。圍繞生態文明建設,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、污水治理、廁所革命等工程,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。截至目前,今年完成1206戶用廁所革命項目,建設10個鄉村級污水處理項目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转码标题}